-
02
2019.03
- 以末位淘汰解除劳动合同案例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案例:
2005年7月,被告程某进入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工作,劳动合同约定程某从事销售工作,基本工资每月3840元。该公司的《员工绩效管理办法》规定:员工半年、年度绩效考核分别为S、A、C1、C2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价值观不符、业绩待改进;S、A、C(C1、C2)等级的比例分别为20%、70%、10%;不胜任工作原则上考核为C2。程某原在该公司分销科从事销售工作,2009年1月后因分销科解散等原因,转岗至华东区从事销售工作。2008年下半年、2009年上半年及2010年下半年,程某的考核结果均为C2。中兴通讯认为,程某不能胜任工作,经转岗后,仍不能胜任工作,故在支付了部分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下解除了劳动合同。
2011年7月27日,程某提起劳动仲裁。同年10月8日,仲裁委作出裁决:中兴通讯支付程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余额36596.28元。中兴通讯认为其不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故于同年11月1日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不予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余额。
法院仲裁: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于2011年12月6日作出(2011)杭滨民初字第885号民事判决: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一次性支付被告程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余额36596.28元。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进行了明确限定。原告中兴通讯以被告程某不胜任工作,经转岗后仍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对此应负举证责任。根据《员工绩效管理办法》的规定,“C(C1、C2)考核等级的比例为10%”,虽然程某曾经考核结果为C2,但是C2等级并不完全等同于“不能胜任工作”,中兴通讯仅凭该限定考核等级比例的考核结果,不能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不符合据此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虽然2009年1月程某从分销科转岗,但是转岗前后均从事销售工作,并存在分销科解散导致程某转岗这一根本原因,故不能证明程某系因不能胜任工作而转岗。因此,中兴通讯主张程某不胜任工作,经转岗后仍然不胜任工作的依据不足,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应当依法向程某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二倍的赔偿金。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劳动合同订立有哪些程序规定?
- 联系律师
-
解除婚姻关系,子女抚养,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房产分割